首页 资讯 正文

争抢农时插秧忙——陕西汉中夏播见闻

体育正文 11 0

争抢农时插秧忙——陕西汉中夏播见闻

争抢农时插秧忙——陕西汉中夏播见闻

新华社西安6月8日电 题:争抢(zhēngqiǎng)农时插秧忙——陕西汉中夏播见闻 已是仲夏时节,穿行在陕西省汉中市的(de)广袤田野(tiányě),插秧机(chāyāngjī)的轰鸣作业声不断,农民们俯身弯腰的身影随处可见……一幅生机勃勃的现代农耕场景,呈现在人们眼前。 天刚擦亮,汉中市汉台区宗营镇韩塘村的稻田(dàotián)里,就(jiù)已机声隆隆。满载秧苗的4台插秧机来回穿梭,伴着机械臂有规律(guīlǜ)地摆动,一株株嫩绿的秧苗从苗盘上精准落入水田(shuǐtián),转眼间便“织”出了一片整齐的绿色网格。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(hàntáiqū)宗营镇韩塘村插秧现场。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作为远近闻名的(de)种粮大户,韩塘村村民王明(wángmíng)华今年流转(liúzhuǎn)、托管了超2000亩农田,他计划在(zài)芒种过后的几天里,完成水稻插秧。“这些‘铁家伙’,可是眼下争抢农时的‘大帮手’。”对于机械插秧的好处,王明华有着切身体会。 眼睛一动不动地(dì)紧盯着插秧机行进轨迹,擦拭掉脸上汗珠(hànzhū),指着眼前的连片水田,王明华给记者讲起了机械插秧的好处。 “过去传统的人工(réngōng)插秧,每人每天仅能完成一到(yīdào)两亩,费时费力。随着适合汉中盆地耕作条件的插秧机陆续(lùxù)推广,现在(xiànzài)一台(tái)插秧机一天就能完成40亩水田插播任务,4台插秧机同步作业,这些水田的夏播,几天就能完成。引进全机械化作业后,插秧效率显著提高,平均每亩生产成本降低了约200元。一升一降间,我们农民(nóngmín)对多打粮、打好粮的信心更足了。”他说。 “插秧深度要控制在(zài)两厘米左右(zuǒyòu),过浅容易漂秧,过深则影响分蘖;行株距离要精准,太稀了收成不好,太密了容易引发病虫害(bìngchónghài)。”在汉中市南郑区汉山街道草堰村的高标准农田里,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(jìshùtuīguǎng)与培训中心水稻(shuǐdào)专家张万春一边比划,一边向农民讲解山地水稻插秧的核心技术要点。 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水稻(shuǐdào)专家张万春(中)现场向(xiàng)农民讲解插秧技术要点。新华社记者刘彤 摄 草堰村村民来万龙按照张万春的(de)(de)指导,在自家水田进行着人工插秧。趁着歇脚的功夫,他说:“有了老张手把手的指导,我家水田不仅秧苗扎根稳,株距也(yě)保持在了合理范围。” 走过草堰村正在紧张插秧的片片(piànpiàn)稻田,遇到农民们有困惑,张万春就和农民们一起下田,进行现场技术指导。忙碌间(jiān),一株株秧苗在田间均匀铺展开来,微风拂过(fúguò),泛起层层绿波。 张(zhāng)万春说,今年以来,汉中出现了少见的高温、少雨天气,土壤普遍缺墒。“但农时不等人,为了应对旱情带来的影响(yǐngxiǎng),今年汉中大力推广浅水插秧技术,通过分区轮灌、大水速灌等方式,拉长灌水周期(zhōuqī),既保秧苗用水,又节水(jiéshuǐ)增效。” 汉中(hànzhōng)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新红说:“今年我们组织(zǔzhī)了(le)6支科技服务队深入全市11个县、区,下沉田间,指导农户开展秧苗播种;国家电网汉中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也逐村排查排灌设备(shèbèi),尽全力满足农民们的用水需求。” 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山(qūhànshān)街道草堰村完成插秧(chāyāng)的稻田。(朱媛媛 摄) 记者从汉中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,近年(nián)来,汉中全市粮食产量每年稳定在110万吨(wàndūn)左右,其中水稻57万吨以上。2025年汉中全市水稻计划种植面积120余万亩。
争抢农时插秧忙——陕西汉中夏播见闻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